晚潮|穿越时空的文化传承与当代启迪
翻阅《苏轼文集》,其中书信体散文随笔有数十篇,这个暑假我基本上读过一遍了。《答刘沔都曹书》虽然不是最知名的篇章,但因涉及诗文创作与传承的核心议题,我便将其与《与谢民师推官书》《答李端叔书》等并置研读。每读一遍,更能感受到苏轼对“斯文传承”的深情,这份情感如同陈
翻阅《苏轼文集》,其中书信体散文随笔有数十篇,这个暑假我基本上读过一遍了。《答刘沔都曹书》虽然不是最知名的篇章,但因涉及诗文创作与传承的核心议题,我便将其与《与谢民师推官书》《答李端叔书》等并置研读。每读一遍,更能感受到苏轼对“斯文传承”的深情,这份情感如同陈
野茉莉花,日落花开,日出花合,因花开时正值晚饭时节,又称晚饭花;紫茉莉花色丰富,多为紫色,还有红、黄、白等多种花色,花色娇艳,夜里,路过花丛,总能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。小时候,我们称它为夜姣姣,又称“夜来香”。
最近在接受一家媒体文化记者的采访时,我说我们这些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还是非常幸运的,刚从少年向着青年成长的时候,国家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,而在文化文艺领域,则在一段时间的拨乱反正之后就迎来了复兴时期。文艺复兴有两大标志:一是写作者的创作激情犹如井
前不久,我有幸跟随考察团前往江苏,对运河文化进行了深入考察。当我们的脚步踏上南京秦淮河畔时,往昔夜游秦淮河的回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。那轮明月静静地印在秦淮河的波心里,河水在月色的映衬下,显得格外深沉。月光洒在水面上,随着河水的波动,化作无数细碎的银片,在波纹之
老家门前有个山坡,坡下种着两棵树,一棵是山核桃树,还有一棵也是山核桃树。我小的时候,它们就并排站在那里。秋风起,雁南飞,过了白露,村里就要打山核桃了。白露这个节气的名字,诗意而美丽,像一个娉娉婷婷的女子,穿着白衫白裙,在水边翩翩起舞。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
1986年,我在一所村小里读的小学一年级。我们班的教室是由一个大仓库改建的。教我们的老师姓姚,她非常年轻,长得十分好看,戴着一副无框眼镜。她很会笑,就连我们在课堂上吵闹的时候,她也不发火,笑眯眯地提示我们要守纪律。我们都很喜欢她。
第一次见到陆老师,是在高中报到的那一天。按当时的惯例,班主任要坐在教室里收学费。作为一名高一新生,我怀着新奇与期待找到自己的教室,还未进门就看见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:“欢迎新同学!”右下角画着几枝翠竹,一只小鸟正从竹林向外飞去,寥寥数笔,意境全出
当历史来到这一天,我早早地守候在电视机前。时钟嘀嗒,随着钟摆依次跳动:1945、1955、1965……2025年9月3日9时,万众瞩目“中国时刻”,世界将共同见证一场盛大的活动—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,正式开始。
翻着桌上的台历,倏忽间便是白露。此刻,杭城的暑气却还没有消退的意思,正午太阳晒得柏油路发烫,最高温仍铆着劲往35度以上冲,许多人抱怨“这秋来得也太磨叽了”。我连续两天早上去了西湖景区,风穿过水杉林时会捎来一丝清凉,晨露凝在湖畔的草叶和美人蕉上,比盛夏的雨珠更显
保俶塔,建于五代后周年间(951-960),一说北宋开宝元年(968);六和塔,建于开宝三年(970);雷峰塔,建于开宝八年(975),一说建于太平兴国二年(977)。满打满算,三塔在30年内拔地而起。
盛夏的热浪裹挟着城市。车子从上海出发,窗外都是38度,39度甚至41度的炙烤。由告岭,车子慢慢开始爬坡,途经龙潭水库,盘旋而上,到冰川石寨路口,海拔升至820米。坐在车上,显示外面温度31度,空气渐渐褪去焦躁。到小山村时,虽日光晃眼,但站在树荫下,却有另一番的
1942年仲春,太平洋波涛汹涌、狂风怒吼,美国航母“大黄蜂”号,如巨鲸在汪洋中破浪前行。甲板上一字排开16架银光闪闪、威风凛凛的B-25轰炸机,他们此行要执行一项秘密任务,这次行动将改变二战进程……
初识天台山,在诗仙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“天台四万八千丈,对此欲倒东南倾”的瑰丽想象中,在游圣《徐霞客游记》开篇之作——《游天台山日记》“云散日朗,人意山光,俱有喜态”的开篇语里。这座被诗与远方共同眷顾的圣山,早已在文化血脉中埋下对我的召唤。
诸暨西部的五泄,分布着连绵起伏的山峰,山虽不高,但多灵气。在这些山峰起伏的中间地带,便是一个个小小村落,在这中间,有一个村子,她就是宋朝大儒周敦颐的后裔繁衍生息数百年的藏绿,这里曾经有过许许多多动人、动听又动容的故事。
诸暨市越剧团演出的越剧《西施断缆》和《天道正义》,堪称越剧的精品剧目,代表着诸暨专业文化的最高成就和荣誉。《西施断缆》荣获了1996年中国文化部“文华新剧目”奖和1997年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《天道正义》则获得了2006年首届中国越剧艺术节金奖。
最近这几天,“朝内166号”又成为了新闻热点,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它的最新消息,我还看到一个视频,有一个好奇者走进了朝内166号大门内的院子,没有遇到人,他继续往前走去,进入房间,房门没有被锁上,但开门后一看,每个房间里都没有人,只有堆满地堆满桌的书刊和资料,以及
处暑,喝口小酒,我在阿庆嫂的“知名度”小憩。阅览微信,见“美食委”群申屠梅祥老师发《沉痛哀悼周保尔》字句:环溪骄子,秉持爱莲高节,倾心血塑美丽乡村,德馨梓里留风范。业界英贤,力铸桐庐雅味,沥肝胆传非遗妙艺,痛别音容断友肠。
沈巍小时候喜欢看绘画和历史方面的书,由于父亲反对,都是偷偷地看。 高考失利后,沈巍听从父亲的命令,去报了他不喜欢的审计班。 1986年,进入上海徐汇区审计局工作,进单位的第一天,他发现垃圾桶里扔了很多纸。沈巍觉得可惜,就捡起来。在几年的时间里,他一直这样做,直
8月20日那天,刷到千百惠在19日突然离世的消息,我一时有点恍惚。“千百惠。千百惠。”这名字好像藏在记忆最深处,久远得快忘了,可转念又想起,她曾陪伴我们70后走过咖啡屋,走过一整个青春。
2025年初秋,我随知名作家金东“蝶”变采风团,来到金华市区与义乌市之间的“金扁担”区位。抬眼是草木葱茏、生机漫溢;低头见湖光粼粼、水色含情。这片如今漾着诗意的土地,有个雅致的名字——金漪湖。